始終覺得公益活動並不是等到賺大錢才開始 (大概是小時候
太愛聽大愛媽媽說故事了),這讓我覺得「讓愛傳下去」
是每一天都可以完成的事情,即使很微小也是要堅持做下去,
這次我大老遠從花蓮搭車到松山,就是為了這場有意義的公益活動,
沒有任何收益,甚至連車資都沒人幫我出,只是為了把好的價值傳遞下去,
這樣講真的很官方,但因為經歷過那些故事,所以這些話其實是帶了些苦澀的。
bouticloset是一家網路商店,我並沒有要多提這家商店,
原因是我覺得衣服質量並沒有達到我的標準,價格也偏高了些,
所以我並沒有非常推薦以原價購買,但是可以加入bouticloset的衣櫥計畫,
這樣每天就可以穿著各式各樣的衣服,還可以用環保的方式來運用衣服。
這次是 #舊衣換新衣 的計畫,我是提了一整袋的衣服過去的,
其中還不乏足夠保暖的衣物,和根本沒穿幾次的牛仔褲,
整理之後,全數捐贈至社團法人心理復建家屬聯合協會。
但這篇不是業配文(總覺得好幾篇都要先陳清一下,因為好多部落客都不會標示這點,
但我自己在閱讀的時候總會特別在意是不是業配這一點,所以站在蜉蝣們的立場,
我在每一篇都會特別地提及一下,甚至在分類上面也是一清二楚),
是以一個分享的心態來書寫的,所以當中多半是談我的故事和「蜉蝣樂園」的經營理念,
如果蜉蝣也處在一個很迷茫的狀態,或是內心跟我一樣異常敏感的人,
都很歡迎繼續讀下去,應該可以給在轉捩點的蜉蝣一點小幫助。
曾經我也很迷茫,甚至是到學校大哭後,疲倦不堪的回到家裡繼續哭泣,
每天想的不過是要怎麼樣才能結束痛苦,即使是離開世界也好,
高三到大二的時間裡頭,我經歷了龐大的精神和金錢的壓力,
沒有人願意伸出援手,即便是輔導老師或是同學和朋友都不能全然理解,
畢竟人生和日子都是自己在過的,沒有人會比自己更了解自己的情況和心境。
在沒有人關心的情況之下,那段時間我痛苦到不能自己,
所以我拚命地想要靠著自己的能力闖出一片天地,讓別人認可我這個人,
也是讓我有個走下去的理由而已,我以怎麼樣的心情來寫下這段文字,
其實現在我也不太能明白,但我靜靜地的聽著Oliva翻唱的Close to you,
然後靜靜的在我最愛的傍晚時段開始書寫,我想這樣的時間會讓文字比較平靜吧,
免得字裡行間怨懟的情愫太重,越看心情越發沉重。
很多蜉蝣都很疑惑為什麼我不像是其他部落客那樣經常舉辦抽獎活動,
抽獎不是可以快速增加很多粉絲嗎?因為我不想要有抽獎大隊出現,
我想要把我可以負擔的一些金錢和物資都留給最需要的朋友,
也是為了一些可能現在還在痛苦中尋找出路的人一點愛,那麼幾乎微不足道的一點點,
我沒有賺很多錢、也沒有甚麼的能力和權勢,以前的我一無所有,
除了愛,甚麼也不能給,現在我有一點讀者和流量帶給我的收益,
我盡可能地把容許負擔的傾倒而出,這大概就是為什麼我經營「蜉蝣樂園」那麼久的原因,
否則以我藝術家性格的浪漫氣質,可能不到半年就熄滅燈號,
但我發現在這裡我可以獲得我自己的價值(雖然我也知道獲得的與努力的不符正比),
就像是雜誌角落的色塊那樣,有了屬於自己的光彩,
我不再是遺落在第五象限的絨毛娃娃(取自《且愛且很且存在》),
「蜉蝣樂園」的經營理念大抵是部落客當中最奇葩的一位了吧。
很幸運地,因為有你們,有了那些願意給我一個機會的廠商,
其實每一個案子我都當成是最後一個案子來接,在打文章的時候,
也會不自覺地想,如果我是業主,這樣的品質妥當嗎?(完美主義作祟)
但我也會試著站在蜉蝣們的角度來看文章,因為畢竟我也是靠著蜉蝣來吃飯的,
流量也都是依賴你們才能成長的那麼多,也才有多餘的能力來做公益。
以前的我會過得不快樂,是因為太在乎,也太不敢去嘗試,
在原地不停徘徊的結果,就是越來越不知道自己是誰,
我很喜歡《且愛且很且存在》的幾句話(切忌在心情穩定才能看這本書,
這本書很寫實,寫盡了人生的痛苦,包括親情、友情和愛情):
「生命只有在激情、失落和眼淚中打轉,
才能真實地感受到自己存在的意義和喜樂的反差。」
「一個人不喜歡自己就不會快樂,要想快樂就得做出抉擇。」
「關在原本的牢籠裡,觸摸得到的只有不堪的回憶。」
如今,我選擇面對自己,即使不好、不堪,也不再退縮。
如果想要追蹤我的瘋狂生活 / About me
➤ 來這找我 / Follow me on
Facebook ▶ https://www.facebook.com/gardenia8633/
Blog▶http://gardenia8633.pixnet.net/blog
https://sylviagardenia.tumblr.com
IG▶ http://www.pictame.com/user/gardenia8633/229965773
➤各種合作 / Co-work info please contact
▶ gardenia8633@gmail.com ◀